任龙廷杨钦茜彭元君景登伟铜仁日报融媒体见习记者张晨曦
1月23日,铜仁市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贵州省确诊3例,全国确诊830例。
1月31日,铜仁市确诊3例新冠肺炎患者,贵州省确诊29例,全国确诊11791例。
2月10日24时,铜仁市确诊9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5例;贵州省确诊118例,治愈出院10例;全国确诊42638例,治愈出院3996例。
不断增加的冰冷数据触目惊心,牵动着全国亿万群众的心,更撕扯着铜仁卫健员工的心,抗击“疫”魔,务必下好先手棋,落实严防控,铜仁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发出了号令,铜仁卫健系统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全体员工无惧艰险、奋勇冲锋!
冲锋在前的“排头兵”
抗击“疫”魔,需要鼓勇前行。全市卫健系统干部面对“疫”魔敢于亮剑,一个个“排头兵”冲锋在前,打响了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
打赢疫情阻击战,关键在抓早。1月22日凌晨5时许。农历腊月二十八,寒意仍浓。此时,或许很多人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还停留于新闻里武汉的疫情报道,不知“疫”魔已悄悄降临黔东。我市卫生健康局机关大楼,一排排办公室灯火通明。市卫健局会议室里,领导班子成员正研究安排全市首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患者转诊事宜。
1月21日,市卫健局把医疗防护物资供应保障作为市、县两级卫生健康局及各级医疗机构“一把手”工程指令,迅速传达到全市卫健系统,全系统全面响应、积极筹备,极大的保障了抗疫一线物资需求。物资采购工作和市人民医院负压ICU病房建设迅速启动,检测试剂从省分配仅可检900人次量至1月28日已采购到货1万人次量,1月28日采购到位260万只口罩和1699支红外线体温仪,2月4日采购到位一台进口PCR核酸检测仪,2月4日建成两层6间负压ICU病房,6000套防护服、5600副护目镜和护面罩已到位……全市卫健系统争分夺秒作好大战“疫”魔的充分准备。
“坚决完成任务”。市卫健局党组成员、市计生协执行副会长、市卫健局防控作战室医务志愿者招募分队队长王慧英坚定表态。而此时,她90岁的老母亲正病危在床,王慧英白天坚持工作,晚上陪伴母亲病榻。2月3日老人撒手人寰,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没有追悼仪式、没有遗体告别,2月4日,简单送别母亲后,王慧英2月5日便重返抗“疫”一线。短短几天时间,全市共计招募志愿者2000余名,1883名志愿者及时分配至防疫一线,大大缓解了一线人员紧张的局面。
打赢疫情阻击战,关键须尽责。“保障全市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是我们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职责所在”。市卫健局疾控卫生应急科科长刘永庆这样说道。他已半个多月没睡过完整的觉,他的公文包里一直揣着降糖药。累了,就在办公室椅子上靠一会儿,醒来又迅速投入到繁琐细致的疫情数据分析中,逐个核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情况、标本采样情况、检测结果等等。医教科负责人杨刚天天加班,他妻子怀孕不适,想让其陪同去医院检查,他一直抽不出时间。2月3日,杨刚的妻子流产,同事们安慰他,他却说:“怀孩子可以慢慢重来,战‘疫’魔迫在眉睫。”
鏖战半月有余,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市卫健系统干部职工仍未显一丝疲态,因为他们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丝毫的麻痹大意,都可能让前期努力付之东流。他们伴着渐渐绽出的春枝,仍然在冲锋着、战斗着……
勇战疫魔的"急先锋"
新冠肺炎疫情越演越烈,昔日喧嚣的街道变得冷清。宅在家里,成了最安全的措施……
此时,却有一群人取消假期、走出家门,回归岗位、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全市人民的健康筑起坚固的防护堡垒。
他们是勇战疫魔的"急先锋",他们就是承担诊断、隔离任务的疾控人和承担医治任务的医护人。
"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不变的只有疾控人的积蓄沉淀和不改的初心"。为掌握新冠肺炎病例相关信息,做好排查,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作为"疾控人"的精锐--"流行病学调查队",他们总是最先赶赴疫情现场,开展病例调查,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尽最大努力控制传染病,消除疫情威胁。
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员共7人,2名在读研究生,有3名是90后,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大年三十,收到紧急归队命令;大年初一接到疫情报告,便分赴抗击疫情前线!他们这样说:"当国家号召国人少出门的时候,我们却每天在路上奔波,往病人里扎,只为做好疫情防控。"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流调'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就是流行病学调查,我们相当于对切断传染病传播起重要作用的'特种部队'。"流调队高前荣、肖明自豪地告诉笔者……
为大家而舍小家,不顾危险,冲锋在前,深入新冠肺炎病人家庭,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调查,他们才是这个寒冬中"最可爱的人"!
"标本采集组"是一群更为特殊的疾控人,他们是距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一群人!张琳岚、张俊丽,两位柔弱女性用精湛的专业水准和最快的速度完成首例病毒核酸确诊,为早隔离、早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疫情就是命令。24小时待命已是常态!连续3天时间共计采样2246人份,五类人群之外人群297人份。同时,为确保每一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严谨,信息组分成10个小组,队员们经连续三晚奋战到凌晨三四点,共完成统计并反馈全市10个区县采样信息3000多条。通过努力,有力推动了我市五类人群核酸检测提前完成进存量检测任务。
掌握科学的治疗手段,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疫魔。疫情发生以来,各定点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不断提高诊疗救治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有效抓好医疗救治工作,切实守护好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妈妈,我来接你回家了。"2月5日下午5时,病情痊愈的陈某走出市人民医院大楼,儿子黄某扑了过去,母子相拥,喜极而泣,铜仁新冠肺炎母子治愈出院……这是他们相隔14天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2月10日,又有3名新冠肺炎患者在市人民医院经过科学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于当日17时集中出院!
狭路相逢勇者胜。市人民医院救治团队打败新型冠状病毒,成功治愈5例患者的"铜仁模式",为我市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驰援火线的"逆行者"
"疫"魔肆虐,勇士逆行。"逆行者"不走寻常路,他们在危急关头,不顾安危、迎难而上,背道而驰、逆流而上,正是因为有他们逆行的背影,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安与健康,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这是一次怎样的请战?
"我爱人是驻村第一书记,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掉队,我们必须冲在前面,家人挺支持。最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孩子,我会跟我的孩子说,妈妈是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他们给我加油!"德江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ICU)汪江蓉如是回答。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请领导批准!"当贵州省关于向全省三级综合医院组派第二批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刚刚下发时,德江县人民医院100余名医护人员不约而同按下清晰的手印,以生命高贵的鲜红,在阻挡病毒的五指峰间逆行。
这是一次怎样的出征?
"看到那么多的病人就在你面前等着被救治,突然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比想象更重,面临的压力也比想象更大。"剪去了长发,奔赴疫情漩涡中心湖北的石阡县中医院冯旋说。
"说不怕是假的,但这是我们的职业担当和使命。"铜仁市人民医院第一批医疗队队长、呼吸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任江如是解答。
"既然决定了,就不会动摇。"从报名支援武汉到接到增援武汉的通知,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蔡松敏意志坚如磐石。2月6日,带上医院设备科紧急给她准备的3件隔离衣、2个防护眼镜等在内的215件防护品,蔡松敏接受为期两天的培训后就正式在方舱医院上班。
这是一次怎样的逆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月4日,贵州省第二批驰援湖北武汉的102名医务人员飞抵武汉,为支援新冠肺炎"重灾区"打赢防控阻击战,持续增添"黔行"力量。汤严就是此次102位驰援火线的逆行者之一。
汤严是印江县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也是一名党员。2月4日,她主动请战,逆行武汉。她所在的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距离海鲜市场1.6公里,是这次疫情的中心地段。每天工作6小时,每天晚上七点钟开始准备接班,从准备接班到值班结束要持续8个小时不吃不喝。
作战地点不分区域,虽不在一线,但还有很多人奋战在"疫"线。贵州省职工医院是我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临时安置医院,那里集中收治了全省部分市州送去的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原有的医护人员和床位出现了严重的缺口。
为响应省卫健委紧急号召,2月6日,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了饶依、李莉两名有丰富内科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前往支援。"此行虽然没有武汉那么惊险,但也是咱们贵州的一线啊。"其实哪有什么折耳根护体,只不过是这些孩子穿上大人的衣服,学着老师的模样在负重前行。"
1月22日,铜仁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当天由铜仁市人民医院1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梯队志愿者迅速集结完毕,第一时间进入了隔离病区。不为美丽留影,只为救人方便,剪掉一头秀发的张芳,露出青春最真的笑容;厚重的防护装备遮住了他的面容,从"见屏如面"到"见字珍重",还要在隔离病区待多久,邓封会也不知道;"辛苦吗?值得吗?""辛苦,但值得!"田旭珊坚定地说。
疫情的数字让我们揪心,而逆行的面孔却给了人们最深的感动。明知前路漫漫、危机重重,甚至可能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先人后己!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等你们回家!
严谨细致的"排雷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落实早发现,排除风险隐患,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已经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迅速行动、主动出击,严谨细致当好疫情防控"排雷兵"。
疫情排查防控,离不开医疗卫生监督环节。"医院是否规范设立发热门诊?是否规范设立隔离病区病房?宾馆杯子、毛巾是否严格消毒?电梯按钮要定时消毒,服务人员要佩戴口罩,超市购物车是否严格消毒?这些都必须严防严控!"市卫生健康执法支队工作一丝不苟。
"有没有咳嗽?有没有去过武汉?有没有接触去过武汉后不舒服的人?"万山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按流程进行登记、测体温、查体、采血等工作,24小时值班,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疫情发生后,万山区人民医院刘玉华、杨再平、俆榜洪等15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及时组建发热门诊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对前来就医的疑似患者逐个开展筛查,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当好一线"排雷兵"。
"守好罗场是我的责任!"基层卫健干部同样勇挑重担。除夕之夜,外面礼花满天飞、家人齐聚一堂,欢快地庆祝新春佳节。然而,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会议室里,罗场乡卫生院院长彭亮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做好疫情排查的重点工作。为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该院成立摸排随访组、卡点检查组、防疫知识宣传组、灭菌消毒组,4个工作组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彭亮和全体医务人员一道,走村入户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做到不串门、不聚餐、不聚会,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已经成为彭亮进村串寨和群众打招呼的口头禅。
"疫情不退,我不退"。彭亮带领罗场乡卫生院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全力以赴开展疫情排查。截至目前,全乡已摸排793人,省外返乡人员711人,涉及重点管控人员41人,密切接触人员98人,所有排查对象、观察对象无异常情况及临床症状。
村医守护着村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石阡县白沙镇铁矿山村村医罗伦先顶着大雪进村摸排疫情的照片,刷爆了石阡县白沙镇干部职工的朋友圈。石阡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冯茂昌介绍,全县311个村(社区)卫生室423名村医每天早出晚归,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测量体温和环境消毒。同时,坚持每天做好辖区疫情的排查、统计、上报工作。从大年三十至今,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全天24小时在岗,坚守在疫情防疫一线,护卫着村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抗疫进行时,人们在深深思索……
本文来自作者[乐双]投稿,不代表利天创世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yqlvyou.com/cshi/202509-66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利天创世的签约作者“乐双”!
希望本篇文章《战疫进行时,奋勇争先共克疫情难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利天创世]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任龙廷杨钦茜彭元君景登伟铜仁日报融媒体见习记者张晨曦 1月23日,铜仁市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贵州省确诊3例,全国确诊830例。 1月31日,铜仁市确诊3例新冠肺...